體驗經濟下看到的旅遊商機
20091009
觀光業是一種無煙囪工業,也是21 世紀的明星產業,它不僅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還可以賺取外匯。行政院加強推動的六大產業發展計劃中也包括「觀光旅遊」,由此可知觀光產業對台灣未來經濟的發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體驗經濟風潮早已吹向台灣,台灣逐漸走向旅遊為主的「體驗經濟時代」,透過產品以外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空間環境與顧客產生連結,形成體驗感動的銷售模式。
既然體驗式行銷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們將它搭配在「觀光」概念上,就比如說像是民宿、休閒觀光農場、懷舊復古風等,都可經由旅遊的深刻體驗,塑造顧客的感官情境與認同感。還記得幾個月前陸客組成大批「美容醫療團」來台觀光,這是國內醫療業者結合旅行業者協辦的成功行銷案例。利用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之便,讓他們實際體驗台灣精湛的醫療美容技術,因而推廣台灣先進的醫療設備,類似這樣的主題式旅遊行銷還可結合其它形式的活動,像是美容、移植、文化展覽與表演。別忘了,想要突顯特色殺出重圍,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創意」,策劃主題式體驗行銷的活動。另一項很特別的保健旅遊活動,這是由觀光局、旅行社與按摩業者在小巨蛋合辦的「千人足體按摩」體驗,這也是一次成功的異業結盟創意旅遊行銷!
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與商品,同樣可用旅遊體驗方式製造賣點,讓顧客在體驗的經驗與過程中受到感動,就得以順利銷售相關商品以利產業發展。就像某知名飲料基金會就是以飲料為主軸,在宜蘭地區推動相關的旅遊體驗活動,因此為當地帶來許多周邊的經濟效益。看看坊間的飲料市場,不管是茶、酒或咖啡,很多都不必花大錢廣告行銷,只要與觀光業者結盟以旅遊體驗方式,用地方特色或品牌的感性故事,以多元情境感動觀光客,再加上網路或媒體的資訊加強廣宣,就很容易帶動買氣提高業績。用這種行銷手法也可順便推廣地方品牌的知名度,你知道飲食文化的差異也能成為銷售的賣點?只要透過精緻的活動設計,以響亮的主題激發遊客想要親身體驗的欲望,並在空間環境強調應有的情境氛圍,就能成為具特色的創意行銷賣點,它真的可以帶來無窮商機!例如:苗栗桐花季和桃園蓮花季就是結合客家美食,推出吸引遊客的套裝旅遊活動,每年春夏之季都有許多遊客慕名前往,因此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主題式教學」也可以用在體驗經濟活動上,帶動地方的觀光休閒產業。就像新竹的綠世界生態農場、宜蘭三星蔥的農作體驗活動、飛牛牧場的體驗餵食動物、雲林古坑咖啡的咖啡製作體驗、台南的古蹟文化、客家美食之旅、海岸地質景觀、溼地,與海洋生物生態之旅等不勝枚舉。這些都是相當具有教育意義的體驗旅遊,它也可以帶動地方的觀光產業,周休二日趨使國內觀光業一片生機,若政府可考慮發放免費教育券,鼓勵父母攜老扶幼一同體驗主題式旅遊活動,如此國民旅遊品質一定可以提升。一旦環島鐵路的旅遊路線與全國自行車道系統更便利,全民的國際語言程度更提升,這樣就能鼓勵更多國外觀光團來台旅遊,甚至吸引年輕的外國觀光客前來自助旅行,不也是另類的創意觀光行銷?
當然我們也可以運用產品本身的特色,讓遊客體驗傳統產業之美。回憶幾年前很多老舊工廠面臨產業外移,但也有不少業者看到周休二日這樣龐大的旅遊商機,當危機來時必定有轉機。業者將產業轉型結合觀光業推出「觀光工廠」,不僅因此重新找到市場定位,也因而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結合廠內的歷史、文化與產品特色,重新定位與包裝,再搭配「體驗式行銷」的方法轉型找到新生命,諸如此類的工廠有很多,就我所知的傳統製造業就不少,像是傳統糕餅、毛巾、香、玩偶、薩克斯風、鋼刀、酒、木雕或紙類的手工藝品等等…,觀光工廠於是變成工業經營的新顯學,不僅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它還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在觀光的催化下,原本沉悶的廠房變得超有生氣,觀光工廠帶動台灣的無煙工業經濟,它更讓無數來台旅遊的觀光客見識到台灣人的韌性與感性生命力。
十多年前到澳洲留學時,我就曾經在紐、澳的旅行體驗過餵食綿羊和擠羊奶,對從小生長在亞熱帶氣候的我,當時看到牧羊人剪羊毛,心情極端興奮又激動,心理早就盤算好要買幾條羊毛毯和相關紀念品回家,至今想想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體驗行銷!前幾年我帶女兒去清境農場旅行,同樣看到類似的旅遊體驗活動,但販賣的商品就比較趨向廉價的乳類製品,我心裡的疑問是:為什麼台灣人總是比人家慢半拍?為什麼不能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來提高收益?年輕時我還去過義大利的酒莊、北海道的薰衣草農場與美國加州的葡萄園,不論是品酒活動、體驗摘花、製作香精、釀酒的農場生活旅遊經驗,回憶起來一切都仍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我想今後台灣若要更多元發展觀光經濟,我想還是要以「顧客導向」的思維,才能建構出具國際魅力的套裝旅遊行程。業者也要有效運用現有的觀光資源,推陳出新不一樣的創意行銷,包裝主要旅遊點周邊的人文觀光資源,這樣就能順利提升觀光旅遊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觀光的魅力。如果有愈來愈多國外觀光客願意來台旅遊,我們就有機會賺取更多外匯繁榮經濟,體驗經濟時代來臨,你是否也想到任何旅遊的商機呢?
觀光業是一種無煙囪工業,也是21 世紀的明星產業,它不僅可以創造就業機會,還可以賺取外匯。行政院加強推動的六大產業發展計劃中也包括「觀光旅遊」,由此可知觀光產業對台灣未來經濟的發展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體驗經濟風潮早已吹向台灣,台灣逐漸走向旅遊為主的「體驗經濟時代」,透過產品以外的感官、情感、思考、行動,和空間環境與顧客產生連結,形成體驗感動的銷售模式。
既然體驗式行銷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我們將它搭配在「觀光」概念上,就比如說像是民宿、休閒觀光農場、懷舊復古風等,都可經由旅遊的深刻體驗,塑造顧客的感官情境與認同感。還記得幾個月前陸客組成大批「美容醫療團」來台觀光,這是國內醫療業者結合旅行業者協辦的成功行銷案例。利用大陸觀光客來台觀光之便,讓他們實際體驗台灣精湛的醫療美容技術,因而推廣台灣先進的醫療設備,類似這樣的主題式旅遊行銷還可結合其它形式的活動,像是美容、移植、文化展覽與表演。別忘了,想要突顯特色殺出重圍,最好的方法就是運用「創意」,策劃主題式體驗行銷的活動。另一項很特別的保健旅遊活動,這是由觀光局、旅行社與按摩業者在小巨蛋合辦的「千人足體按摩」體驗,這也是一次成功的異業結盟創意旅遊行銷!
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與商品,同樣可用旅遊體驗方式製造賣點,讓顧客在體驗的經驗與過程中受到感動,就得以順利銷售相關商品以利產業發展。就像某知名飲料基金會就是以飲料為主軸,在宜蘭地區推動相關的旅遊體驗活動,因此為當地帶來許多周邊的經濟效益。看看坊間的飲料市場,不管是茶、酒或咖啡,很多都不必花大錢廣告行銷,只要與觀光業者結盟以旅遊體驗方式,用地方特色或品牌的感性故事,以多元情境感動觀光客,再加上網路或媒體的資訊加強廣宣,就很容易帶動買氣提高業績。用這種行銷手法也可順便推廣地方品牌的知名度,你知道飲食文化的差異也能成為銷售的賣點?只要透過精緻的活動設計,以響亮的主題激發遊客想要親身體驗的欲望,並在空間環境強調應有的情境氛圍,就能成為具特色的創意行銷賣點,它真的可以帶來無窮商機!例如:苗栗桐花季和桃園蓮花季就是結合客家美食,推出吸引遊客的套裝旅遊活動,每年春夏之季都有許多遊客慕名前往,因此成功塑造品牌形象。
「主題式教學」也可以用在體驗經濟活動上,帶動地方的觀光休閒產業。就像新竹的綠世界生態農場、宜蘭三星蔥的農作體驗活動、飛牛牧場的體驗餵食動物、雲林古坑咖啡的咖啡製作體驗、台南的古蹟文化、客家美食之旅、海岸地質景觀、溼地,與海洋生物生態之旅等不勝枚舉。這些都是相當具有教育意義的體驗旅遊,它也可以帶動地方的觀光產業,周休二日趨使國內觀光業一片生機,若政府可考慮發放免費教育券,鼓勵父母攜老扶幼一同體驗主題式旅遊活動,如此國民旅遊品質一定可以提升。一旦環島鐵路的旅遊路線與全國自行車道系統更便利,全民的國際語言程度更提升,這樣就能鼓勵更多國外觀光團來台旅遊,甚至吸引年輕的外國觀光客前來自助旅行,不也是另類的創意觀光行銷?
當然我們也可以運用產品本身的特色,讓遊客體驗傳統產業之美。回憶幾年前很多老舊工廠面臨產業外移,但也有不少業者看到周休二日這樣龐大的旅遊商機,當危機來時必定有轉機。業者將產業轉型結合觀光業推出「觀光工廠」,不僅因此重新找到市場定位,也因而增加產品附加價值。結合廠內的歷史、文化與產品特色,重新定位與包裝,再搭配「體驗式行銷」的方法轉型找到新生命,諸如此類的工廠有很多,就我所知的傳統製造業就不少,像是傳統糕餅、毛巾、香、玩偶、薩克斯風、鋼刀、酒、木雕或紙類的手工藝品等等…,觀光工廠於是變成工業經營的新顯學,不僅增加產品的附加價值,它還具有文化傳承的功能。在觀光的催化下,原本沉悶的廠房變得超有生氣,觀光工廠帶動台灣的無煙工業經濟,它更讓無數來台旅遊的觀光客見識到台灣人的韌性與感性生命力。
十多年前到澳洲留學時,我就曾經在紐、澳的旅行體驗過餵食綿羊和擠羊奶,對從小生長在亞熱帶氣候的我,當時看到牧羊人剪羊毛,心情極端興奮又激動,心理早就盤算好要買幾條羊毛毯和相關紀念品回家,至今想想原來這就是所謂的體驗行銷!前幾年我帶女兒去清境農場旅行,同樣看到類似的旅遊體驗活動,但販賣的商品就比較趨向廉價的乳類製品,我心裡的疑問是:為什麼台灣人總是比人家慢半拍?為什麼不能增加產品附加價值來提高收益?年輕時我還去過義大利的酒莊、北海道的薰衣草農場與美國加州的葡萄園,不論是品酒活動、體驗摘花、製作香精、釀酒的農場生活旅遊經驗,回憶起來一切都仍歷歷在目久久不能忘懷!我想今後台灣若要更多元發展觀光經濟,我想還是要以「顧客導向」的思維,才能建構出具國際魅力的套裝旅遊行程。業者也要有效運用現有的觀光資源,推陳出新不一樣的創意行銷,包裝主要旅遊點周邊的人文觀光資源,這樣就能順利提升觀光旅遊品質,達到國際水準與國際觀光的魅力。如果有愈來愈多國外觀光客願意來台旅遊,我們就有機會賺取更多外匯繁榮經濟,體驗經濟時代來臨,你是否也想到任何旅遊的商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