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搞懂創意?
這是一個創意掛帥的時代,「創造力」是各行各業領先群雄的驅動力,在職場上若缺乏創意,個人的競爭力就因此削減。臺灣是一個科技島,因應全球化趨勢及重大產業的發展內涵,想要擁有全新創意的頭腦,是大家迫切追求的目標。創意如何運作?從何而來?創造力的課程人人都聽得懂,戲法人人會變,究竟該如何運用個人的創造力,將手上現有的爛牌打嬴以開創全新發展的事業模式?
從腦部科學家的角度看懂創意,要先啟動「個人的極限」,創造無限的可能。大腦潛能該如何開發?如何啟動極限擁有全新的頭腦?你根本不用外求,只要用簡單的方法,跳脫原有的框架並大膽假設,就是去除我執,讓自己歸零重新出發。當腦袋存有太多片段、凌亂的資訊或知識時,很難清楚思考讓靈感乍現,去除無謂的干擾源,就能產生創新力量的源頭。不斷製造問題,挑戰自我極限,創造許多不可能的假設性問題活躍頭腦,當你沒有機會碰到問題,就永遠學不會如何解決問題,永遠沒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史丹佛大學的創意中心執行長-希莉格(Tina Seelig)建議大家「要不斷地尋找下一個可以被打破的規則」,她認為在腦力激盪過程中可以產生很多創意火花,若一開始就擔心點子能不能實現的問題便放棄,將會扼殺許多創新的可能。意思是在創意過程中,要盡可能只專注於開放的問題上,不要有任何的預設立場,創新就是在「改變」上做點事情,有這樣的認知就可以天馬行空進行創意行動!「改善」也是創意的過程之一,日本的「全面品質管理」(TQM),就是為了要求更高水準的品質,透過不斷的腦力激盪改善效能,就會產生創新的力量。
從腦部科學家以生理結構的角度,說明腦部用來反映環境、解決問題、發展新方法和重組思考,若能善用類似的機能,掌握自己的行為能力、學習力、想像力與創作力,就能輕鬆地將創造力發揮到極限變成新的創意。除此之外,作創意的人一定要富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意者最好能在放鬆的場所進行創作,使用抱枕、靠墊或是舒適的沙發,並用心體會五感(觸覺、聽覺、味覺、嗅覺、視覺),因為愈輕鬆的環境就愈容易激盪出絕妙的創意。像谷歌(Google)這樣的創新公司,在其美國總部的工作環境就非常輕鬆,有舒適的沙發及開放性的空間,讓員工可以在像咖啡廳的環境與氣氛中上班,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的工作壓力。但當他們在正式發想的會議中,就必須以嚴謹的態度,逼迫員工在短時間內回應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這種臨場大考驗通常也是激發創意的好方法!
台灣「N世代」漸漸在世界各地發揮創意展露頭角,就像26歲的吳季剛幫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蜜雪兒,設計了令人驚豔的晚禮服;另一位台灣之光是日前才入圍美國最大的國際服裝競賽,進入全球25強決賽的服裝設計新秀-古又文,年輕的他以「前衛服裝」創作風格著稱,並角逐「前衛時裝獎」。今年9月在華山特區舉辦的「年度台灣設計週」展覽,很多都是以紙為媒介的設計,在創新者的眼中紙不只是一種材料,它有著很長的生命力,可以很脆弱,更有無限的可能,設計師用創意對生命做出不同的詮釋。摺紙作品就是創作的源頭,十多年前你一定很難想像,人類會將紙作成衣服穿在身上,現在紙可以用來當遮陽帽、檯燈、燈泡,紙的創意本身可以軟、可以硬,它具有十足的親和力與生命力,要是不想做改變、突破現狀的人怎麼可能有機會辦得到?!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與生活各個層面,創意牽動全台灣的未來,N世代年輕人,絕對不能讓創意睡著,要專注在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上,創造自我全新價值,開拓全新的整合力,就有機會成為掌握世界脈動的靈魂人物!
當一名自由工作者,過去常常由於無法突破自我的瓶頸,受到截稿交件時間限制感到焦慮,最後也影響到作品的品質。經過一些時間的練習,我學會放下自己最在意的-時間,讓創作純粹只是單純的創作,讓焦慮的聲音停止,接下來我就更能專注在創作上。將時間的壓力轉化成動力,暫時離開工作不讓時間困擾自己,事後都證明「沉澱」可以使靈感和創意泉湧而出。資訊發達的時代,上班或創業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創業要具備很多的條件,但若你是一位不想受框架束縛的人,奉勸你嘗試做一個創意者或創新者。創意同創業一樣必須具有絕對的熱情與興趣,我認為這就是台灣最迷人之處,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想做的,沒有達成不了的任務。創意與創業兩者間最大的差異便是你需要用嚴肅的態度看待創業,但創意一定要有「玩心」才辦得到,很多傻子都因為對單純事物有一定的堅持與熱愛,最後才能醞釀出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同知名的台灣導演-李安與後起之秀-魏德聖,他們都是充滿幹勁與希望的創作者,好的創意點子通常源於生活的點滴與細微的觀察,電影是在反映生活,若缺乏敏銳的觀察力,就無法勇敢嘗試突破、跳脫框架,永遠當個抄襲者複製別人的創意。多數人不把問題當作是機會看待,老是逃避、抱怨、不設法解決問題,要是可以試著以開放的心胸擁抱問題,不去墨守成規就能找出創新機會,有了創新的意願和環境,創意的頭腦將在生活細節中自然浮現。我承認生命充滿無數的變數,請將失敗視為你人生中最大資產,做好心理建設讓自己習慣面對失敗,就能增加學習的機會。創意本身沒有規則可循,唯有不斷擁抱問題、嘗試失敗,不受拘束、富有彈性,如此就更容易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與專注力。創意不會從天而降,時時提醒自己練習用心審視,當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不同時,處處都有禪意,處處都能找到創意!
從腦部科學家的角度看懂創意,要先啟動「個人的極限」,創造無限的可能。大腦潛能該如何開發?如何啟動極限擁有全新的頭腦?你根本不用外求,只要用簡單的方法,跳脫原有的框架並大膽假設,就是去除我執,讓自己歸零重新出發。當腦袋存有太多片段、凌亂的資訊或知識時,很難清楚思考讓靈感乍現,去除無謂的干擾源,就能產生創新力量的源頭。不斷製造問題,挑戰自我極限,創造許多不可能的假設性問題活躍頭腦,當你沒有機會碰到問題,就永遠學不會如何解決問題,永遠沒有機會發現自己的潛能!史丹佛大學的創意中心執行長-希莉格(Tina Seelig)建議大家「要不斷地尋找下一個可以被打破的規則」,她認為在腦力激盪過程中可以產生很多創意火花,若一開始就擔心點子能不能實現的問題便放棄,將會扼殺許多創新的可能。意思是在創意過程中,要盡可能只專注於開放的問題上,不要有任何的預設立場,創新就是在「改變」上做點事情,有這樣的認知就可以天馬行空進行創意行動!「改善」也是創意的過程之一,日本的「全面品質管理」(TQM),就是為了要求更高水準的品質,透過不斷的腦力激盪改善效能,就會產生創新的力量。
從腦部科學家以生理結構的角度,說明腦部用來反映環境、解決問題、發展新方法和重組思考,若能善用類似的機能,掌握自己的行為能力、學習力、想像力與創作力,就能輕鬆地將創造力發揮到極限變成新的創意。除此之外,作創意的人一定要富有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意者最好能在放鬆的場所進行創作,使用抱枕、靠墊或是舒適的沙發,並用心體會五感(觸覺、聽覺、味覺、嗅覺、視覺),因為愈輕鬆的環境就愈容易激盪出絕妙的創意。像谷歌(Google)這樣的創新公司,在其美國總部的工作環境就非常輕鬆,有舒適的沙發及開放性的空間,讓員工可以在像咖啡廳的環境與氣氛中上班,完全感覺不到任何的工作壓力。但當他們在正式發想的會議中,就必須以嚴謹的態度,逼迫員工在短時間內回應各種問題並提出解決之道,這種臨場大考驗通常也是激發創意的好方法!
台灣「N世代」漸漸在世界各地發揮創意展露頭角,就像26歲的吳季剛幫美國總統歐巴馬夫人-蜜雪兒,設計了令人驚豔的晚禮服;另一位台灣之光是日前才入圍美國最大的國際服裝競賽,進入全球25強決賽的服裝設計新秀-古又文,年輕的他以「前衛服裝」創作風格著稱,並角逐「前衛時裝獎」。今年9月在華山特區舉辦的「年度台灣設計週」展覽,很多都是以紙為媒介的設計,在創新者的眼中紙不只是一種材料,它有著很長的生命力,可以很脆弱,更有無限的可能,設計師用創意對生命做出不同的詮釋。摺紙作品就是創作的源頭,十多年前你一定很難想像,人類會將紙作成衣服穿在身上,現在紙可以用來當遮陽帽、檯燈、燈泡,紙的創意本身可以軟、可以硬,它具有十足的親和力與生命力,要是不想做改變、突破現狀的人怎麼可能有機會辦得到?!不管在政治、經濟、社會與生活各個層面,創意牽動全台灣的未來,N世代年輕人,絕對不能讓創意睡著,要專注在個人感興趣的領域上,創造自我全新價值,開拓全新的整合力,就有機會成為掌握世界脈動的靈魂人物!
當一名自由工作者,過去常常由於無法突破自我的瓶頸,受到截稿交件時間限制感到焦慮,最後也影響到作品的品質。經過一些時間的練習,我學會放下自己最在意的-時間,讓創作純粹只是單純的創作,讓焦慮的聲音停止,接下來我就更能專注在創作上。將時間的壓力轉化成動力,暫時離開工作不讓時間困擾自己,事後都證明「沉澱」可以使靈感和創意泉湧而出。資訊發達的時代,上班或創業不再是唯一的出路,創業要具備很多的條件,但若你是一位不想受框架束縛的人,奉勸你嘗試做一個創意者或創新者。創意同創業一樣必須具有絕對的熱情與興趣,我認為這就是台灣最迷人之處,只要在能力範圍內想做的,沒有達成不了的任務。創意與創業兩者間最大的差異便是你需要用嚴肅的態度看待創業,但創意一定要有「玩心」才辦得到,很多傻子都因為對單純事物有一定的堅持與熱愛,最後才能醞釀出許多美好的事物。如同知名的台灣導演-李安與後起之秀-魏德聖,他們都是充滿幹勁與希望的創作者,好的創意點子通常源於生活的點滴與細微的觀察,電影是在反映生活,若缺乏敏銳的觀察力,就無法勇敢嘗試突破、跳脫框架,永遠當個抄襲者複製別人的創意。多數人不把問題當作是機會看待,老是逃避、抱怨、不設法解決問題,要是可以試著以開放的心胸擁抱問題,不去墨守成規就能找出創新機會,有了創新的意願和環境,創意的頭腦將在生活細節中自然浮現。我承認生命充滿無數的變數,請將失敗視為你人生中最大資產,做好心理建設讓自己習慣面對失敗,就能增加學習的機會。創意本身沒有規則可循,唯有不斷擁抱問題、嘗試失敗,不受拘束、富有彈性,如此就更容易培養出敏銳的觀察力與專注力。創意不會從天而降,時時提醒自己練習用心審視,當我們看世界的眼光不同時,處處都有禪意,處處都能找到創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