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企業如何挑戰創新的企業關懷?
社會企業(Social Entrepreneurship)是以經營企業的方法解決現存的社會問題。社會創新與創業正風起雲湧地在全球展開,說穿了社會企業是要在企業與非營利組織間,找出「創造社會利益」和「解決社會問題」的方法。社會企業以解決社會問題為出發點,運用跨領域方式,在專業外為社會貢獻、為公益努力,這隻看不見的手就是把公益當成市場。從國際社會的趨勢與脈動來看先進國家的社會企業如何善盡社會環境責任?明白社會企業的創業動機、意義與方法,才可打造一個讓消費者打從心裡認同的企業。 社會創業要考慮經濟面的利潤與就業機會,還要展現創新的企業關懷,以社會需求出發為社會貢獻,想在兩者找到平衡點並不容易。在台灣,很多企業即使積極投入公益活動,但與非營利組織(NPO, Non-profit Organization)的互動並不熱烈,充其言不過是將它視為公益行銷的手法,沒有真正落實非營利組織監督的功能,更無法分享NPO的公益知識作出最大的效益。若要善盡企業的社會責任,光靠組織進行捐款或募款是不夠的,因為金錢本身並非只有價格,它還有其它的價值,透過捐贈幫助弱勢也非長久之計。台灣經歷過地震、風災後,非營利組織積極投入發展社區經濟策略輔助災民,企業意識到企業的社會責任,想結合更多有能力、有心的人共同出發,以最少的資源作最大的發揮。有些企業開始規劃「企業慈善」與「公益創投」方案,投入社會創新思維,希望改變社區結構,讓社會轉型中的勞動力獲得新的就業機會。 全球知名的社會企業是2006年的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孟加拉「窮人銀行家」尤努斯成立的鄉村銀行「Kiva」,他用小額貸款方式提供落後國家人民脫貧。Kiva在2006年時被美國《紐約時代雜誌》評選為年度「傑出創意」的組織,秉持著給窮人機會的信念,在短短三年內用網路模式號召世界各地的人,拯救第三世界的貧窮人口就業問題。憑著上網刷卡25美元就可以微型借貸救人,這種結合實體與虛擬力量的活動已成功完成5萬多筆貸款,還款率還高達92%。退休的電腦教父-比爾.蓋茲體認到企業的社會責任,為改善人類的疾病、衛生及貧窮問題,捐出大筆的財富成立基金會,他還把解決落後國家的問題視為公司的未來商機!臺灣也有類似Kiva的脫貧模式,非營利組織正集結企業共同合作,發起捐募幫助受助人再站起來,透過網路連結幫助他們找到未來。 臺灣的社會企業發展正在起步,據我所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