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3日

結合社會公益幫助弱勢婦女創業

結合社會公益幫助弱勢婦女創業                                                               瑭瑭20100122

只要稍微用心就不難發現,我們身處的城市周圍有許多不同性別、年齡和不同需要的低收入戶需要各界的援助。其中有一群需要社會援助的弱勢朋友,她們不僅要承擔家計,更可能要一肩扛起教育下一代的使命,她們更需要被扶植。曾經遭遇家暴的婦女,頓失經濟的失婚者與單親媽媽,亦或是無助的外籍配偶,她們是社會上相對的弱勢族群,我們該如何在公權力之外,結合社會公益幫助她們就業甚至是創業?社區的真善美力量真能順利實現目標嗎?該如何幫助她們?讓她們不但有魚吃,還要有一支釣魚的魚竿?

過社區服務,鼓勵有能力的人站出來貢獻己力,從近處、小事出發,將愛的種子傳出去,就是幫助弱勢婦女站起來的第一步。再依據個別的優勢或興趣,幫助她們學習創業的第二技能,不怕難一點一滴累積改變的力量,從社區出發作善意的關懷,讓幸福充滿整個社區,借力使力的力量一定很快可以遍地開花傳到更遠、更廣的角落。社區網絡是最直接的社會救援單位,當弱勢婦女受到社會的關懷,她們就可以找到自我存在的價值與目標來肯定自己、成就自己,甚至影響並幫助更多人。鼓勵她們站出來參加社區活動,學習第二技能與他人互動,可以奠定日後創業的本錢,也是社會公益的精神。利用社會公益的力量,幫助弱勢自力更生提升她們的自信與謀生能力,一旦具備能力就能發揮更大的影響力,以感恩的心反饋給周圍需要援助的朋友。這種善的循環可以順利解決部分的社會問題,某種程度來說,也是建立社會事業模式的方法。

到底社區能幫弱勢婦女作甚麼?該如何發揮「整合」的功能?又要如何讓她們擁有釣魚的釣竿呢?不論是傳授何種產品的製作方法、技術,到經營管理概念,最重要的事就是要整合社區資源和社會福利團體力量,才能發揮最大作用。例如:讓社區民眾或企業員工以固定會員方式,購買特殊境遇婦女製作的產品或服務,就是支持弱勢婦女重新站起來的方法。所有創業技能或銷售對象都離不開社區,透過社區關懷,從小做起才能建立完整的社區發展模式,發揮更大的效益。目前女性創業的行業離不開「食、衣、育、樂」,加盟、直銷或頂店是最快速的創業方式;零售業是本小利大的創業模式;而網路商店則只需投入大量時間成本。在行業別方面,婦女創業除了選擇與「食、衣」有關的產品,還有褓母、看護、健康照護、專業的家事服務。此外開設網路商店也是不錯的選擇,像是團購、外送與外包等有特色的服務也都可以。傳統手工藝是許多女性創業者會選擇的產品,比如像是創意手工製的個人化商品,流行的手工精油香皂和水果泡菜都算;凡是跟創意健康養生料理有關的產品,也都可以列入考慮。幫助弱勢婦女創業除傳授技能外,還要多鼓勵她們善用地方性的資源特色,以地方特有的「人文故事」作為資源,也可增加弱勢婦女創業成功的機率。

接下來就要思考,如何結合社會公益力量解決婦女創業的資金來源問題?一旦決定創業,初期的小額創業資金該如何募集?其實受到金融海嘯影響,政府機關及社福團體為幫助弱勢族群,有提供低利率及展延還款的優惠貸款,讓這些特殊際遇想自行創業的人可以順利創業,解決生計問題。就我所知桃園縣政府就計畫出錢免費幫一群弱勢婦女作職業訓練,提撥一筆龐大經費幫助想創業的弱勢婦女順利創業。創業者若想取得政府的救急低率貸款,必須擬好一份「創業計畫書」,勞委會或青輔會有定期提供相關的免費輔導課程,幫助大家客觀評估了解自己是否為創業作好萬全的準備。這樣透過社區協助可以發揮最大綜效,一旦建立相同的創業模式,日後就能以同樣的方法幫助更多想創業的弱勢婦女。從網路得知有位資深女演員因為本身也是一位單親媽媽,特別疼惜弱勢婦女的際遇與辛酸,不久前她以宜蘭蔥作材料,和兩位朋友合作研發出美味可口的「宜蘭蔥油餅」,因為受到各界好評,決定以加盟方式擴大營業額增加知名度。基於同理心她特別疼惜弱勢婦女,特別保留免加盟金的名額給需要負擔家計的單親媽媽,讓她們可以最快速的方法憑自己的勞力創業,這種社會公益善舉是非常值得效法的。

上個月朋友推薦一家知名的素食餐廳,訂位前我刻意上網了解網友對餐廳的評價。店裡的座位並不多,但生意卻門庭若市,我刻意地避開中午尖峰用餐時間,想研究好吃又便宜的素食餐是如何做出來的?品嚐過簡單特別的素食「愛滋味」後,我對這位不平凡的女主人有些好奇,於是上網搜尋有關她的資料,她的確是位不簡單的小人物,從事社區資源工作近20個年頭,她投入很多時間與精力在產業發展計畫與關懷的工作。從社區資源發展協會到今天的廚房餐廳,她幫助過許多的弱勢族群,目前的她成功複製自行研發的烹調與經營管理經驗,無條件地傳授給需要有謀生技能的婦女,讓她們可以在社區中依照能力、性向學習烹飪、園藝和清潔照護的技能。看到她那股因幫助別人的善心,洋溢滋長的蓬勃生氣與喜悅,真是令人由衷佩服與動容!她深信透過社區共同發展計畫,假以時日一定能成功複製到台灣的各角落,讓更多弱勢婦女因受到援助重新站起來,發揮出更大的力量去幫助更多人。自己也是曾經接受過各方援助的浴火鳳凰,因為他人適時的協助與關心,讓我在創業路上不覺孤單,可以勇敢面對人生的挑戰,我真的非常感恩。雖然我不富有,但我始終相信只要有懷著希望堅持初衷,老天爺一定不會虧待我們。看到社會上這麼多不問代價、願意幫助別人的人,我也誠心期許自己有一天也能像他們一樣,當一個手心向下幫助別人的人!

從吃的目的談美食創業

從吃的目的談美食創業                                                                                               瑭瑭20100122

民以食為天,本文要從吃出發,以社會結構來分析美食創業新法。古人曾說「吃飯皇帝大」,平均每位台灣人一年可以吃掉一條高速公路,這就證實「吃」對我們有多麼重要!從網路團購熱潮的盛況看出,美食類產品幾乎是團購類別的一半,再從小小台灣的餐廳總數看來,更不難想像台灣「吃」的市場有多大?

中國五千多年的歷史涵蓋多元的美食文化,由於幅員廣闊地大物博,加上不同的時代背景與區域文化差異孕育出許多不同的美食文化。現在,生長在台灣的我們,不管是在食材或是吃的文化上,都承襲不同地區華人的民風飲食習慣,甚至混合西方食的文化。對幸福的台灣人而言,「吃」不再只是一種基本的需求而已,不論是色、香、味、觸覺上都講求另一層次的享受。不管是在餐廳內或是外賣性質的美食,由於市場的競爭激烈,若沒有特殊的「優勢」就很難吸引顧客再上門。而口味普通、價格又不便宜,是絕對不會受到消費者青睞的,看來價格和口味是進入美食業最基本的標準門檻!餐廳內若沒有良好的用餐氣氛與口碑,那就更難吸引顧客回流,無法免費為你招徠更多的消費群眾!只要是做任何跟吃有關的人一定知道,賣吃的、喝的產品都必須面臨市場最直接殘酷的考驗,因為產品本身會立即說話,絕對騙不了人。

台灣社會人口結構的改變,未來十年「人口老化和少子化現象」將會愈來愈明顯,加上台灣的敗犬文化終將導致消費習慣與消費行為模式改變。從日本趨勢大師大前研一提出的M型社會概念來看,台灣經濟的不景氣與不平等會帶來M型化的趨勢,造成貧者愈貧,富者愈富的結果。位於金字塔頂端與最底層的族群幾乎都占了五分之一,對業者而言,可以選擇為金字塔頂端的消費者服務,但你必須清楚知道如何定義所謂的高檔貨,唯有搞懂這類族群的虛榮心,填滿高消費族群的需求與滿足感,這樣你的荷包才會滿滿!要是你選擇的客群是金字塔最底層的消費者,那麼「價格成本」可能是你必須最優先考量的標準;若是技術不是很頂尖、價格也不是很優勢,建議你可以選擇服務金字塔中間的廣大消費群眾,這是最難被滿足與定義的市場區塊,但也是最具潛力的市場。此外年齡也是產品定位的重要因素之一,因為老年人和幼童對美食的定義一定和青壯年不同,性別的差異當然也會影響消費行為。唯有徹底了解人口結構的變化,才能作出精闢的分析,為自己的產品找出活路,找到永續經營事業的方法。如同「炒飯」這項再簡單不過的餐點,業者也要按照消費者的不同,彈性變化出軟硬、鹹度、口味、食材不同的炒飯,而每一個環扣就連服務的品質都是一大學問。

也就是說,美食創業者首要先評估你的產品客源?弄清楚自己產品的定位,這樣才能做出適當的定價與行銷組合策略。千萬不要一窩蜂趕流行,以為被裁員或失業就去從事吃的行業一定可以維生或賺錢,那你就大錯特錯了!除非你有一筆基金可以參與加盟,你就不用傷那麼多腦筋去思考產品的問題,只要稍懂做生意的技巧,審慎評估挑選出適合自己的優良加盟廠商,否則千萬別貿然一頭栽進美食業,因為它的門檻雖低但存活率也不高。現代人對吃的定義愈來愈嚴苛,除了滿足食慾更是要求色香味俱全,多數人幾乎都要求物美價廉。近年來「自然樂活主義」抬頭,愈來愈多重視健康或是素食主義者,他們特意強調要吃食物本身的原味,除了衛生的要求之外,他們更不贊成在食物中加太多的人工添加物。有些病患或老人也特別注重養生,若無法變化出奇特的口味,滿足特定族群的需求,沒有出其不意的行銷手法真的很難在業界屹立不搖!所以從事美食業者一定不能忽略這樣的趨勢,要記得順應時代民風潮流,這樣才能確保一定的市場占有率。

自己是個不折不扣的美食主義者,只要可以吃的、敢吃的東西,絕對是毫不猶豫迫不及待地大快朵頤。走過大江南北,只要是我腳踩過的土地,遍及之處我都樂於嘗試當地的美食,除了非洲食物之外,其餘的山產海產幾乎都嚐試過,當然我會依個人喜好有所取捨,不過也由於這樣好吃與好奇的個性,使得自己胃腸常感不適。加上自己不吝於花錢享受美食,上山下海都在所不惜,因此常常都在減肥。人生能夠吃吃喝喝也算是一大幸福,隨著年紀的增長,味蕾也會跟著改變,對食物的需求也會隨年紀而有所改變。雖然「吃」是人類慾望中最容易獲得、最容易被滿足、最多重選擇的,但我們卻可以依照心情、食慾及情境而有所變化,也因而常常可以選擇不同的食物來滿足自我的慾望。舉例來說,光是最簡單的蛋炒飯就可以做出很大的變化,端看我們個人的口味及需求而定,在價位上也可能會因時、因地而產生很大的差異。多年前,我在義大利旅遊時發現,光是當地的披薩口味就有十幾種,更別說是麵皮的厚薄與Q度了,像這樣複雜多變的美食很多,業者必須要非常有耐心地向顧客介紹不同產品的優缺點,再為顧客提出適當的建議。在義大利餐廳用餐過的人一定知道,業者通常會提供每位顧客一瓶玻璃裝的礦泉水飲用,因為他們的配料常有類似橄欖和鹹到不行的肉腸類醃製品,重點是對大部分的亞洲觀光客而言,這種口味絕對會太重,一瓶礦泉水根本也不夠喝!此時,業者若不能理解並適當調整口味的話,那麼外國觀光客下一餐就只能到中國餐廳光顧了!若是因為這樣而損失大量觀光客的生意,那就得不償失了,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