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老而不廢-淺談老年就業問題
瑭瑭20090914 全球人口結構面臨大轉型,2020年很多國家將正式邁入高齡社會。在歐洲,年輕與老年人口的比例將近二比一;在日本,人口老化的速度急速上升,比例幾乎是一比一。在美國,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不久大批嬰兒誕生,戰後的嬰兒潮啟動了這顆定時炸彈,這顆定時炸彈指的不是他們的下一代,是嬰兒潮世代本身。高齡化問題是全球必然的趨勢,你可以想像,當社會主要人口增加最快的族群成為生產力最低的老年人口時,年輕與老年族群將會面臨那些對立狀況?歐美有健全的社會福利制度,銀髮族因而享有比較快樂的退休生活。反觀台灣,文化標準與西方國家大有所異,雙薪家庭的青壯年必須共同扶養兩個世代(父母與子女),社會變遷造成高齡就業的趨勢,如何「老而不廢」便成為我們的挑戰! 在歐美,高齡就業並不是問題,他們不歧視、也不鼓勵,只要有能力找到自我可以發揮的職場,甚至「再教育」都是稀鬆平常的事。以鄰國日本來說,個人或政府都極重視老化問題,想盡辦法就是要維持健康體態並延長壽命,政府鼓勵老人重回職場,某些公家機關的職缺也歡迎高齡者應徵。在日本旅遊時我發現,高速公路的收費站或超市的服務員幾乎清一色是高齡就業者。這代表日本政府早就意識到人口老化問題,鼓勵企業保留名額,將需要經驗的諮詢顧問工作保留給高齡再就業者,然而台灣產業結構的轉型帶來高失業率,高齡就業環境相對較差。華人有敬老尊賢的美德,不習慣家裡年邁父母出外工作,我們何妨換個角度來看,若能幫助高齡者達成老而不休的生活型態與自我實現價值,給予一個安全保護的工作環境與彈性的工時,對高齡上班族的身心與經濟都會有所幫助。相反地,若因老來失去伴侶或退休產生自我否定與孤獨感的問題,造成憂鬱傾向,若能再度重返職場從事兼職工作,不也是很棒的選擇?前提是身體機能與心智情況要不錯,家人給予尊重再度就業的意願,並鼓勵在能力範圍內繼續發揮長才。利用過去的工作經驗,讓老年生活更有目標、有價值,當他們感到自我存在的價值時會更快樂、更有尊嚴,一方面增加社會的生產勞動力,另一方面也減少不必要的社會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