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7日

簡單生活,單純幸福

健康是我們最大的財富,緊張忙碌的現代社會,幾乎每12分鐘就有一個人罹患癌症,這是多麼可怕的警告!我們要珍惜身邊已經擁有的幸福,讓自己用最簡單的生活方式過生活,去除無所謂的累贅,減輕心理不必要的壓力,心情自然感到愉悅,擁有單純不過的幸福感,當心靈變得純淨時,我們就會遠離病痛擁有健康的身心!從健康的角度思考現代人的生活習慣與方式到底那裡出問題?就國外的研究報告探討具體改善之道,還要教你如何放鬆身、心、靈,回歸原點重新省視自己的生活,透過實現簡單生活,我們就不容易生病,這正是邁向單純幸福的起點!

據統計,有70%的癌症都是來自「飲食與生活」的失調,從小就被埋下的生活習慣,包括飲食作息與運動習慣等,這些都是從小就應該培養的正確觀念,除了學校教育外,它更是每位母親的責任。乍看之下,可能你會認為所有的生活習慣都很簡單,但你可知道習慣的養成是很可怕的,你今天不做明天就會太慢。一旦忽略自己的健康,就等於是任由癌細胞的滋長,就目前的醫療水準我們仍然無法正確得知癌細胞何時會在身體出現,我們也很難正確算出它的擴散速度與範圍!我們能做的無非就是改掉不當的生活作息與飲食習慣,體驗樂活生活盡量吃有機食物,盡量以走路或自行車代步,一方面可以運動健身,一方面減少空氣汙染。另外,要養成早睡早起的好習慣,有充足的睡眠就能使頭腦思路更清晰,相對也比較能為自己帶來好運與幸福。

簡單就是不複雜,想辦法簡化生活,國外的學者建議大家可從個人的財務、工作、社區家庭、生態環境、生理及心靈方面開始作改變,設法減低生活中的種種壓力,列出你想改善之處並付諸行動。改變須從自身做起,若能影響週遭的人與環境,一旦周圍的磁場變得更好、更友善,就更容易啟動自我心靈;以這樣輕鬆詼諧的心情幫助自己轉念,於是看事情的角度就不再執著與嚴肅,一切事物在你眼中都會變得更簡單、更單純。盡情去享受簡單的大自然音樂、細心領受簡單事物的美好、以開懷單純的笑容接受原本不想面對的事實,就這樣透過不斷的修正,我們就能找到適合自己的平衡生活,進一步喚醒家人及社區對簡單生活的追求,就會出現生命的單純幸福奇蹟。簡單生活就是不苛求追尋某種特定的形式,當然更不會隨著外境改變而影響心情,當你無法平衡的時候,找一個自己覺得舒暢的地方大喊,或是透過瑜珈或冥想靜心的方式解除壓力,這些都是不必花錢就能擁有單純幸福的好方法!

擁有數百億美金財富的股神—巴菲特,他雖堪稱為世界級的富豪,可是他卻過著簡單不過的平淡生活,凡事可以自己做的絕對不假他人,他永遠把錢花在刀口上,並經常省思自己的言行與生活細節。他說:「金錢可以買到快樂,但超過生活所需,就不會增加快樂」。這樣的話語對你有沒有產生任何的震撼呢?同他書中所說:錢無法為我們製造快樂,由此可見他的生活型態與生活觀是多麼的簡單!或許你不相信這樣的富豪竟會如此注意生活中的小細節吧?!平凡的我們其實比他更容易擁有簡單的生活,但我們卻一直想把生活複雜化,苦苦追尋別人認為的幸福,苦了自己也累了別人,甚至連家庭都犧牲了。簡單的生活,其實很容易做到,世界上沒有那麼多複雜的事,只有複雜的人心與欲望。要知足感恩學著珍惜手中擁有的超平凡幸福,簡單就是要學會捨去,這個也想那個也要,我們的雙肩哪能同時承受那樣多的金錢、名利、地位與感情呢?不必作繭自縛讓身心俱疲、憔悴不堪,何不痛定思痛拋開一切?生命太短暫,何不學著作取捨,你就能讓生活變得更簡單些!

在先前「簡單生活」的文章中,我曾經分享追求心靈環保與樂活生活方式,真心希望朋友們能一步一腳印地將觀念落實於生活中,去影響周圍的朋友真正實現我們要的人生藍圖。我的一位高中同學最近罹患乳癌,她花了一些時間整理情緒,接受事實並積極面對腫瘤。她除了承受生理與心理的壓力外,還要一邊安撫家人的情緒,並不時提醒大家要重視健康,她樂觀堅強地影響她身邊所有的朋友。「失去健康,就等於失去一切」,她用自身的經驗告訴我們要珍愛自己,隨時留意自己的身體狀況。現在的她正在接受化療,因為她的緣故我開始積極安排健檢,調整作息並試著放慢腳步,為自己而活,多愛自己一點,因為失去健康的身體,就沒有了奮鬥的本錢。她說現在的她每天都過著再簡單不過的生活,改吃高纖和有機食物,不碰油炸的食品只吃天然的東西,除了醫生建議要固定作的復健功課外,她開始作些輕度的運動,例如:散步,盡量保持快樂的心情正向面對癌症,相信只要繼續保持,我想她一定可以很快戰勝病魔的。看完她的例子的同時,別忽略檢視自己身心靈是否放鬆?在健康時要知道保健與調理的重要,不要等到生病時才知道治癒,到時候可能為時已晚了!鼓勵大家檢討並調整生活,努力朝向「慢活」與「樂活」的目標前進,唯有懂得惜福咀嚼簡單生活方式,我們才能體會簡單生活就是一種單純又可貴的幸福。

2009年11月1日

千萬別用記憶懲罰自己!

人的一生總有許多難忘的回憶,甜蜜回憶會讓我們懷念,至於那些想忘卻擺脫不了的痛苦記憶呢?這些沉澱已久的垃圾會變成我們生活的包袱,還不如將過去不愉快的回憶淡化掉,因為過度懊惱後悔只會失去自信,讓我們難以面對新未來。不好的回憶要讓它隨風消逝,別讓它影響隔天的情緒與工作,對現代人而言,情緒管理是一門重要的功課,因為累積過多的負面情緒與過去陰影,將會影響我們的心理健康,間接造成身體疾病,這正是現代文明病-癌症的元兇,我們千萬不可等閒視之。

人生很難過,那是因為在短時間內要將不愉快的事情忘掉並不容易,但我們仍然要學習往這樣的目標邁進,要「日新又新」把明天當作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明天的你要用全新的你出現在別人面前,不要封閉自己一頭栽進自我的回憶裡。那些屬於童年、青少年的親情、友情,或感情、婚姻,這一切不快樂的回憶,都要嘗試擺脫掉!如果可以的話,把自我心靈當成一個焚化爐,將心靈的垃圾一一消融,打開心裡那扇窗,做一個可以自己作主的人,以開闊的胸襟面對新事物,就能擁有一個全新的自己,。千萬別讓那些莫名不愉快的壓力,影響往後的日子,當我們清掉心靈的垃圾,就能產生更大的智慧與勇氣,寬容面對全新的明天,這就是「日新又新」。

常聽到旁觀者勸告當事人,要對過去的不愉快經驗—「放下」。人生在世若能當下過,當下忘,就沒有過不了的事;過了就過了,放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學會放下,不要一直回頭看,為什麼要在不愉快中一直無止盡地打轉?天底下沒有過不去的事,過不去的心情,全在乎一念之間。執著的人生會讓自己承擔莫須有的重擔,只有放下、不執著,才能重新開啟「新生活」,過一個自由自在的人生。其實,放開也是一種成全,人生的理想境界就是「過而忘也」,事情過了很久都還沒放過自己,這是因為我們壓根兒都不想忘,忘不了又怎能擺脫煩惱?人生已經夠苦了,為什麼要自我束縛,老是和自己過不去?心理治療家亞隆提出-悔恨的價值,「你能找到一種不會持續累積悔恨的生活方式?一年或五年過去,在這段期間累積多少新的悔恨?如果繼續這樣的生活方式,五年十年後,自己將有什麼遺憾?」道理看似簡單,卻很少人辦得到?我們不妨藉由這樣的概念進一步思考,累積悔恨帶來的不過是更多遺憾,何不將過去的不愉快完全忘了?活在當下,作一個可以掌握生命的主人,可以掌握自我的快樂、情緒與價值。

心理有結不去解,會糾葛出愈多錯綜複雜的心結。為賦新詞強說愁的人最不值得同情,因為他姑息自己,讓自己沉溺在過去的悔恨當中,不想走不出來。念念不忘,不過就是對自己最大的處罰,想從過去的傷痛陰影中走出來,就一定找的到方法,透過家人或朋友的協助,可以幫助我們去除我執。讓自己慢慢從過去的傷痛中走出來很不容易,可是如果對過往的人事物念念不忘有所依戀,這表示身心被過了的事情困住無法解脫,又怎能自在、自由的過往後的生活?無法放過自己是問題的癥結,放棄過去種種美好與逃避必然的悲傷,放過記憶就是放過自己,自己解脫無事一身輕地過日子吧!唯有痛定思痛放過記憶才能重新來過,認真過當下的生活;不愉快的事情過了就算了,不要回頭看!主要是因為人生太短,我們實在沒必要和自己的健康過不去,不去想同樣的問題,就會有不一樣的人生。別讓自己一次又一次陷入痛苦的回憶作繭自縛,掉入憂慮煩惱的深淵!放過自己,讓自己快樂起來,往前看去期待美好未來,往後看只會徒增傷感!

我很喜歡20多年前的一首歌,歌名叫「明天會更好」,歌詞是這麼寫的:「讓昨日臉上的淚痕,隨記憶風乾了。」對於每一段感情,我只求真心付出,盡量享受每一段過程的酸甜苦辣。雖然愛人或被愛最後都可能受到傷害,但我們不應該因此沈淪,反而要感謝那些幫助我們成長,讓我們受挫的人,將過程當作是人生學習的機會,以豁達的心情看待多變的人生,就不會沉溺在過去的傷痛或留戀於往日的種種。我們只能往前看,把過往當成是經驗,用樂觀瀟灑的心態談感情,這樣瀟灑的人生會讓你對明天有所期待。想擁有美麗的未來,卻不想從過去的傷痛中爬出來,迎向下一個可能,不是很愚蠢嗎?每個人的故事都可以很精彩,全看你自己如何扮演下半場的人生,有過絕望、辛酸,和沮喪的刻苦銘心並不可恥,至少我們曾經用心活過。要如何真正走出傷心的回憶?我想此刻這個答案已經在你的心中,天底下甚麼藥都有,就是沒有後悔藥,認真地活在當下,不迷戀過去,就不會有將來的遺憾。世間事本來就不可能如我們所願,既成定局無法重來的,就別再觀望!不瞞各位,我的傷痛癒合力其實很差,要不是健康的警訊,我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走出過去的陰霾,正因如此,我期盼週遭的朋友為了健康,要更愛自己,要學會遺忘只記快樂的事,我不是要你自私,有時候錯並不在於你,你又何必拿別人的錯誤來傷害自己呢?奉勸和我一樣曾經後悔自責的人,別再蹉跎,因為人生真的很短,千萬別用記憶懲罰自己!